上海医院排行榜

上海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展开】
  •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医保 综合医院
    上海市宝山区漠河路50号
    收录医生 112     评价 0         评级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宝山区,是上海北翼地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院内格调清新,布局合理,流程规范,并拥有大型庭院式花园,喷水池和小桥流水点缀其中,是病人治疗和康复的理想场所。 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80年,经过2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设施先进、专科齐全,以创伤急救、心血管病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医院,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医院目前临床科室31个,核定床位502张,在职员工近900名,正副教授100余名,拥有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学者。 近年来,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社会需求作为医院发展的动力,全院上下锐意改革发展、积极开拓创新,医院日益呈现出崭新的新形象! 作为宝山区**的一家三级医院,为了突显医院的人才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医院不仅引进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并为许多年轻的医护人员提供出国进修和攻读硕、博的机会,在全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术和竞争氛围。医疗特色的发展已成为区域医疗行业的亮点。医院依据区域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打造以创伤急救为中心的一批专业学科群,如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烧伤整形科、放射科、ICU科等使这些学科已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科室,吸引新老患者慕名而来。 近几年里,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巨资,不仅对病房大楼、门急诊楼、ICU等进行了改扩建,还先后配置了先进的1.5T双梯度磁共振、多排螺旋CT、DSA、血液净化机、DR、X刀、三舱七门高压氧舱等大型仪器,并相继成立了创伤急救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介入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X刀放疗中心、烧伤整形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等。以往在宝山区不能开展的许多高难度、高技术诊疗项目如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射频消融、ERCP、小肠造影、肿瘤介入治疗、热疗、放射治疗、脊柱手术、胸外科手术等已经成熟开展,为宝山人民的就医带来了切实的方便和实惠。 医院在大力提高医疗技术质量的同时,紧紧依托交大医学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强大优势,坚持走以科技兴院的方针,使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院拥有神经外科、眼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卫生管理、普外科、肿瘤科等数十位硕博士导师,承担大量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和交大科研项目。与此同时,医院还积极拓展对外医学交流,与意大利都灵市医科大学、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海内外人员来往交流日渐频繁,促进了我院与世界医学的交流和接轨。 医院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全院职工内在素质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以改善服务态度和发扬良好医德医风为重点,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院内外监督机制。医院除坚决执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社会性外,还牢记社会责任,尽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如无偿援助西北地区的宁夏石嘴山二院,在宁夏最贫困的海原县援建希望小学,给予肿瘤患者极大关怀,为癌症俱乐部提供院内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深受社会好评。医院在历次的各项精神文明检查和万人满意度抽查中均取得了很好成绩,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目前,第三人民医院顺应地区医疗市场需求,按照紧缺、适宜、有效的原则深化医院内涵建设,探索更新的、更优质的、更便捷的服务模式,服务于一方百姓造福于一方百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正以高起点、高规划、高发展描绘“十一•五”规划蓝图,向着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一个现代化的、充满生机的、值得信赖的医院在上海北翼的长江口岸阔步向前。

    1.5T双梯度磁共振、多排螺旋CT、DSA、血液净化机、DR、X刀、三舱七门高压氧舱等大型仪器

  • 2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三级乙等 医保 综合医院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地区金一东路91号
    收录医生 51     评价 0         评级 5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地处上海市西南,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金山新城,毗邻浙江东北部和两家特大型化工基地-上海石化及上海化工区。是一所专业科室设置齐全、医疗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创立于1975年,前身是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1984年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联合办院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金山医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1994年通过国家三级乙等医院评审,同时被中国红十字会命名为上海市金山红十字医院。2000年因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金山医院新院建设工程于2009年4月动工,2011年9月竣工,2012年2月搬迁。一期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建有门诊、急诊、病房和核化救治等大楼,是上海市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建设规划“5+3+1”项目中最先建设、最先竣工、最先启用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医院核定床位700 张。2012年门急诊就诊量113 万人次,出院病人2.2 万人次,住院手术病人14078人次。全院职工1211人,医技人员占92.65%。其中正高级职称26 人,副高级职称90 人,硕士以上学历161 人,硕士生导师25人,博士生导师6人。

    医院设2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部门,另有职业病防治所、金山区眼病防治所。泌尿外科、放射科、消化内科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建设专科;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核化学伤害救治)被列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为复旦大学“医院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神经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为金山区重点专科;神经外科是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医院下属的金山分院。

    2005年起医院整合职业病科、烧伤整形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的医疗特色建立核化伤害救治中心。

    烧伤科是上海西南地区及浙东地区的烧伤治疗中心,为原上海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大面积烧伤以及化学灼伤的抢救技术达到了上海市先进水平。烧伤面积达50~89%的抢救成功率为90%以上;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抢救成功率为50%以上。重症监护病房(ICU)在危重病和严重复合伤临床救治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上海市西南地区最大的ICU之一。

    医院拥有直线加速器、3.0T和1.5T磁共振成像系统、128排和64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数字平板胃肠造影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和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震波碎石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电子胃肠镜、腹腔镜、高压氧舱等百余台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在加强对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强多学科的协作,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和发展新的学科优势,提高医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耳鼻喉科为卫生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镜与微创培训基地;全科医学、影像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儿科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学基地。医院还拥有远程会诊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医学图书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联网。历年来医院已承担多项部级以上课题,一些学科在科研上有较大的突破。近年来获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上海市、上海市卫生局等科技奖多项。每年接受200余名本专科生教学任务;招收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自1993年起已培养硕士、博士九十余名。近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0余篇,SCI论文42篇。

    金山医院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朝着将医院建设成为“金山及周边地区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以“敬业、求精”的医疗作风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人性化医疗服务。

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