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院排行榜

福建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福州市第四医院、 泉州市中医院、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福州市中医院、

【展开】
  • 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18号
    收录医生 158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儿医院)位于道山路18号。为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国首批爱婴医院。占地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950张。全院核定人员编制1346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职工1630人,其中编内1232人,编外398人,专业技术人员1512人,高级专家209人,其中正高68人,副高141人,有9名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医院门诊量176.39万人次,住院人数5.40万人,分娩1.68万例,手术例数1.74万例,比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4%,9.17%,3.57%,9.39%。根据2012年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公布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运营与发展状况综合指标排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省级妇幼保健院前五强。

    医院始建于1935年5月福州成立的福建省立福州产育院,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到沙县西门,建立临时诊所先后称福建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附属医院、福建省立产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迁福州市乌山路先后改称福建省妇婴保健院、福州市平民产院。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3月成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专科性妇幼保健院转为综合性医院,1970年4月从省属下放福州市称福州市第三医院,1973年3月收回归省属改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979年省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工作队改组为福建省妇幼保健指导所,挂靠省妇幼保健院。1991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指导所并入医院设立保健部。1996年通过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3年经福建省卫生厅批准增加“福建省妇儿医院”第二称谓。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担负全省妇女儿童保健技术业务指导和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

    保健部下设4个业务科室和17个二级业务门诊,以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指导,作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通过妇幼保健项目的实施,加强保健工作,规范产、儿科技术,开展基层妇幼卫生技术指导,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临床部下设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外科等临床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医院计划生育、产科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开展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高频电波刀宫颈疾病诊治技术、显微输卵管复通术等妇产科诊疗技术,在高危妊娠的监测与处理、妇科复杂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建立妇科肿瘤实验室,开展妇科肿瘤研究,为妇科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产科实行家庭化病房和导乐式分娩,分娩量为全国同级医院之首,新生儿科对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儿科对儿童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辅助科室配备有先进的全自动免疫、生化检测仪、彩超、CT、MRI等设备,为临床科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八个福建省省级中心挂靠医院开展工作。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依托全省建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救护体系,负责全省范围新生儿疾病防治和救护工作;福建省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开展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工作,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PCC项目示范基地。福建省儿童救护中心负责全省儿科诊疗技术培训及全省儿科危重症的救护工作。福建省生殖健康中心于2003年通过国家卫生部专家组评审,成为省内首家获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健康领域的临床、科研、培训工作,1999年1月5日我省首例双胞胎试管婴儿诞生,填补省内生殖医学空白;福建省产前诊断中心于2009年5月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评审,开展胎儿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诊断及相应的筛查工作,遗传疾病、优生优育的方面研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福建省儿童保健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开展全省儿童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福建省妇女保健示范中心于2016年12月通过验收,开展妇女全生命周期保健工作,探索我省妇女保健服务模式创新和水平提升。在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规划中,医院负责承建福建省儿童医学中心和福建省生殖医学中心。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儿科学分会、围产医学分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生殖医学分会、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与控制委员会、福建省优生优育与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信息技术分会挂靠医院开展工作。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医学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学和见、实习任务,同时承担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进修培养工作。医院设有6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承担国内外研究生的培养和实习任务。近五年我院在科研课题、成果中也不断取得突破,全院共获得院外立项课题10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项目41项,厅市级项目55项,共获资助经费1772.721万元。获得科技奖24项,其中省部级10项,厅市级14项。

    医院以诚信、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曾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女职工组织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同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文明单位建满意窗口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 2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厦门思明区市镇海路10号
    收录医生 136     评价 0         评级 5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林巧稚妇儿医院坐落于美丽的鹭江之畔,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隔海相望。医院创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是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承担着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保健及医疗服务、指导培训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统计全市妇幼卫生信息、健康教育、教学、科研等任务。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数700张,职工1100余名。年门诊量140余万人次,出院近3万人次,年分娩量1.6万余人次,手术2.1万余例,服务范围已辐射至厦门周边多个地区,外埠来院就诊患者占医院门诊人数的60%以上、住院病人的71%以上。

    医院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围绕“一法两纲”的核心任务,开展妇女儿童各期保健,妇女病筛查、诊断、治疗一条龙服务及儿科疾病筛查、诊断、治疗一条龙服务。积极引进各学科高端人才,努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在海峡西岸具有影响力的学科。现设有33个业务科室、12个职能科室,拥有6个中心: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技术培训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网络分中心、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厦门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厦门市产科诊疗质控中心、厦门市儿童自闭症早期评估干预中心,5个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国家助听器验配师(四级)培训基地、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基地和儿科基地、福建省产前诊断培训基地、美国儿科学会中国教育基地,3个市级重点专科:儿童神经康复专科、产前诊断科、新生儿科,4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产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小儿外科微创以及16个特色专科门诊,是厦门大学、赣南医学院、莆田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聘请中国工程院郎景和院士为名誉院长,提升妇产科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科整体建设规划等方面水平。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多家国际著名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管理理念、专业技术、服务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而推进我院全面发展,与国内一流医院接轨。近年来,获得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合作课题、省科技重点课题等国际和省市级科研课题50余项。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0余项。

    自主研发了全国领先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为厦门妇女、儿童建立了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成为全省首家健康促进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今天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正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以“立德立行 至精至诚”为宗旨,努力提高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朝着建设国内**、与国际接轨的妇幼保健院、妇儿专科医院的目标阔步前进,妇幼人用热情和智慧继续谱写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崭新华章! 

  • 3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州市福马路凤板马路顶91号
    收录医生 90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省肿瘤医院于1979年筹建,1984年收治病人,1986年正式挂牌开院;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挂靠医院;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2001年成立福建省肿瘤研究所,与医院合署办公。2013年被列为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被确认为福建省高水平癌症医学中心建设单位。2020年被列为争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医院作为承担福建肿瘤防治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形成肿瘤领域的技术高地、学科高地、人才高地和服务高地,在肿瘤防控和综合诊疗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在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目前已形成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肿瘤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福建省肿瘤精准诊断与免疫治疗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肿瘤放射与免疫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省肝胆胰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一体的肿瘤医教研防高地。

    医院编制床位1600张,年收治肿瘤病人8万余人次,设有37个临床科室、28个病区、11个医技科室和14个肿瘤相关专业研究室。现有职工2185人,专业技术人员1963人,其中正高职称103人,副高职称249人,研究生导师5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卫生健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优秀人才2人,省“双百计划”人选4人,省卫生健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及其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1名、常委23名。

    医院拥有完善的肿瘤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形成了以肿瘤外科、肿瘤放疗、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新型免疫治疗、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和热疗等为特色的肿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优势,能为病人提供规范的个体化诊疗方案。2018年医院入选首批全国消化肿瘤MDT培训示范中心,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医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国内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中名列前茅,2019年国家卫健委考核评比位列全国三级肿瘤专科医院第8名,等级为A;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肿瘤学专科排行榜,排名全国第8位。鼻咽癌、肝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淋巴瘤等高发肿瘤的综合治疗居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放射治疗、胸部肿瘤、腹部肿瘤、肿瘤病理等专业成为特色专业。福建省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福建省肿瘤化学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福建省肿瘤免疫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福建省抗癌协会、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福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福建省核学会均挂靠在医院。

    医院积极打造肿瘤领域的研究技术体系,形成以转化医学、精准医学、交叉科学为特色的创新平台;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形成临床诊疗和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近5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医院牵头协调全省肿瘤防控工作,构建全省肿瘤防控三级网络,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全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任务,建立健全癌症监测体系,摸清全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目前已在15个县建立12个登记处,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2%。承担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被国家癌症中心授予“省级管理先进单位”。2014年起,每年出版《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

    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保障,深化文明创建,秉持“团结严谨敬业奉献”的院训,形成精神文明与业务工作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局面,连续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获得中国百佳最具影响力肿瘤医疗机构、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人文医院文化建设典型、福建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南丁格尔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女职工、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近40人次。

    新时代新阶段,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加快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构建环境优美、技术优良、人文优聚的“三优”医院,让高品质的健康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 4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312号
    收录医生 61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新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大专科小综合三级甲等专科研究型医院,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海峡转化基地、国家肝病与肝癌协同创新平台、福建省肝病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水平肝胆医学中心、福建省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建设单位,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通过整合先进技术力量和优质学术资源,形成省内规模**、专业设置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机制科学的肝病、肝癌及感染病防治与研究的区域医学中心和科技平台。

           医院承担全省各种肝病、肝癌及感染病的诊治、培训、会诊和教学任务,拥有肝胆外科及肝移植、肝病及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感染病、肝病介入、重症医学及血液净化、影像及检验等特色专业,多学科、多专业优势互补,形成完善的肝病、肝癌及感染病临床综合诊疗技术平台,是省内具备综合救治疑难危重肝病和肝癌能力的医疗单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肝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福建省肝病和肝癌规范化诊治中心、福建省感染病诊疗中心和质控中心、省肝病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牵头建设单位,技术力量和学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医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凸显。近4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108人,柔性引进国内院士专家29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及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工作者、省青年拔尖人才、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省市五四青年奖章、省管理型会计领军人才等,担任全国相关专业学会副主委7 人次、常委 16人次,福建省专业学会主任委员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主要学科带头人参与肝病、肝癌及感染病领域国家标准及指南的制定。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创新平台,形成新技术研发与临床诊疗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医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拥有3.0T核磁共振、DSA、CT、人工肝和人工肾支持系统、肝功能储备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注重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创新工作,秉承团结、严谨、求新、奋进的医院精神,积极打造技术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获省级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福州市标兵单位、病人满意医院、诚信医院和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 5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厦门市厦禾路336号
    收录医生 81     评价 0         评级 5

    厦门眼科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是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的姐妹中心、新加坡眼科研究所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厦门摇篮工程眼科示范基地、中国眼科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全省医保联网异地就医定点医院、厦门市公务员健康体检定点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等,是目前国内专业最齐全、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医疗管理最科学的眼科中心之一。

    医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259张,全院职工达300多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百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人,并且特聘国内外著名眼科专家十几人组成专家顾问组。年门诊量20多万人次,年住院量1万多人次,年手术量2万多例,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全国同行前列。

    中心医疗技术精湛,学科专业齐全,设有白内障、视光、青光眼、眼底病(玻璃体、视网膜)、斜弱视及小儿眼科、眼表与角膜病、眼整形、眼外伤等八大专科,以及医学验光配镜部、临床医技检查部等。拥有全省**的眼科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从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地购置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眼科设备,如美国爱尔康infinitiozil超乳机、UBM超声生物显微镜、电生理、25G/23G玻切超乳一体机、德国OCT3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机、英国欧宝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照相机、博士伦217-z100准分子激光系统等,并且还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净化层流手术室。

    中心一直坚持“精湛医术、贴心服务、合理收费、高尚医德、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办院宗旨,在全省率先推出“专家医院、平价医院、无假日医院”的承诺;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成立了客户服务部,将院内服务延伸至院外。

    中心近几年先后从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地购置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眼科设备,如美国爱尔康infinitiozil超乳机、UBM超声生物显微镜、电生理、25G/23G玻切超乳一体机、德国OCT3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机、英国欧宝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照相机、博士伦217-z100准分子激光系统等,并且还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净化层流手术室。

    2006年,中心创建了全省**的眼科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现已承担国家级课题研究1项、省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研究十几项。累计在国内外各类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科技成果共得到省、市20项嘉奖。

  • 6 福州市第四医院
    福州市第四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州市仓山区福湾路塘池街52号
    收录医生 55     评价 0         评级 5

    福州市第四医院(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是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位于仓山南二环双湖高架桥畔,毗邻南大门,交通便捷,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是一所集医疗、防治、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为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药物依赖治疗中心、福建省福州儿童心理研究所、福州脑脊液实验中心及福州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全院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绿化率35%。在职员工354人,其中医护人员29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31人。年门诊20万人次以上,开放床位530张。医院设有急诊科、神经内外科、精神科、精神康复科、临床心理科等五个临床一级科室。精神科部分有儿童老年精神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科等七个二级科室。门诊部设有:神经内外科门诊、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精神科疑难病例会诊部、司法鉴定科、普通内科、保健科、口腔科、针灸科、检验科及心理测验室等。住院部有神经康复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等。神经外科长期开展三叉神经射频治疗、脑出血微创手术、难治性精神疾病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病人康复快、疗效显著)。医院长年承担全省基层精神专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并提供业务指导。

    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隶属我院,是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实习基地及福建中医学院临床心理教学基地,地处台江打铁铛巷57号(原市中心血站地址)中心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中心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验,还向社会开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并开展生物电反馈治疗。以“中心”为依托,构建社区、学校、医院心理卫生网络,为广大心理疾患群众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满意在医院”是我们的服务宗旨。“关爱诚信务实创新”是我们的办院精神。竭诚为您服务是我们的承诺。我们将以真诚和爱心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给您提供优质的就医条件和环境。

    该院被评为福州市第十一届(2003——2005年度)文明单位;福州市第十届(2003——2005)年度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 7 泉州市中医院
    泉州市中医院
    三级乙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笋江路388号
    收录医生 107     评价 0         评级 5
    泉州市中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泉州市第一中医诊所的前身,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计委的坚强领导下,于1983年整合市人民医院中医药部分和市中医门诊部,创建泉州市中医院,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14年批准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0年12月市政府投资6亿元建设医院新院区,新院占地173亩,按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设计,首期建设10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11.2万平米。主体工程2015年底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医院于2015年8月整体搬入新院址,旧院区同时停止服务。医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临床医学研究生教学医院、全国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是该市集医疗救治、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泉台中医交流中心。2019年6月份,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共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初见成效。现有员工1050人,医生388人,护士414人。高级职称14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国家中医**人才2人,市**人才4人,中医学专业博士4人,中西医硕士150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8人,省级名老中医4人,基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6人。重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3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泉州留章杰中医针灸”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泉州留章杰中医针灸传习所”列入市非物质遗产。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挂靠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初见成效。医院始终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现有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9个。针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针灸科等2个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还是省医疗“创双高”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省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分别是针灸科、中医妇科、中医肾病科、脑病科、中医肛肠专科、中医骨伤专科、皮肤科、肿瘤科,其中皮肤科和肿瘤科为建设项目;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有10个,分别是中医肾病、蛇伤科、肛肠科、骨关节病和腰腿痛专科、康复科、脾胃肝胆科、小儿科、不孕不育科、内分泌科、中医妇科,其中儿科、不孕不育科、内分泌科、中医妇科为建设项目;已开展特色浓厚的专病门诊30个。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较高。搬迁后开放床位800张,按照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中医综合治疗室、心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眼科、男科及ICU等临床科室,推进儿科、妇产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薄弱科室建设;增设不孕不育科、肾病科病区,在扩充肛肠二区、康复病区和内分泌病区的基础上,扩充骨伤科及产科病房,整合ICU和急诊科,组建急重症医学部,整合外科病区,开设外科三区;创建肿瘤科粒子专用病房,开展恶性肿瘤I125粒子植入治疗;申报创建无痛病房,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治疗、滴定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体系。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建立该市卫生系统**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贾连顺教授为骨伤科顾问并建立名医工作室,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共建高水平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与石狮凤里、湖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成立“泉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脾胃科、妇科石狮点”。年门急诊量61万余人次,收治住院人数23万余人次,住院总床日数26万余床日。在全省187家二级以上医院满意度问卷调查中,2017年居第2位,2018年居第7位。医院是该市西南片区**三甲医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服务半径辐射泉州市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目前的硬件条件也是该省中医医院中首屈一指的。新院建设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医院将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要求,积极融入该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潮,采用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等形式,让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向基层,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遵循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制定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创建全国名优中医院而不懈努力!
  • 8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湖边2号
    收录医生 44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又名福建省福州结核病防治院,创建于1952年,建院六十多年来,不忘初心,不懈努力,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主要诊疗特色为呼吸系统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是全省结核病、呼吸疾病、肺部肿瘤、肺部外科等诊疗、科研与教学中心,承担福建省、福州市肺部疾病会诊任务,是福建省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定点收治单位。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医院逐渐发展成为福州市防痨协会、福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福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会、福州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学分会、福州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等挂靠单位。我院首批加入由61家医院组成的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和“全国结核病临床试验合作中心”,并被推荐为常委单位。医院结核科是福州市重点学科,同时也是福建省结核病临床培训基地。医院肿瘤科是中华慈善总会“特罗凯”、“易瑞沙”、“泰瑞莎”、“凯美纳”等肿瘤靶向药赠药审批点。 同时,医院也是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医院占地180多亩,毗邻气势磅礴的海峡奥体中心,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医疗用房40000多平方米,院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60%,院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被福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

           医院开放床位570张,全院职工639人,其中卫技人员478人,高中级职称166人,硕士以上学历27人。全院设有9个临床科室、内外ICU、14个医技科室和一个综合门诊部,平均年门诊近40万人次,平均年住院1.5万人次。

           医院设备总资产近2亿元,现拥有西门子Flash 64排螺旋CT 、Flash双源螺旋CT、直接数字化X光机(DR)、Vivid E9彩超机、肺功能检测仪、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电子气管镜、电子胸腔镜、电子荧光镜、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多导睡眠呼吸诊断仪、肿瘤热疗机、生物物理治疗仪、细菌培养仪、各类有创、无创呼吸机、无创心排量监测仪、电子超声支气管系统、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监测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系统(CRRT)等系列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强大的生命防线。

           医院重视医学科学研究,先后开展6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0项获得过卫生部、省科委、福州市等科技成果奖。2014年,我院成为具有开展临床试验资质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下设呼吸、肿瘤、结核3个专业,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市级课题34项。

           医院建有负压病房大楼,共6层,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能有效进行呼吸系统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具有带有层流空气净化设备的手术室能进行高难度肺外科手术;建有全自动电脑调控气溶胶盐室,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医院设有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占地715平方米,采取医患双通道格局。开展项目齐全:电子荧光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EBUS、无痛支气管镜,支气管镜下氩气刀、冷冻、球囊扩张术,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TBLB、TBNA、异物钳取、床旁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医院具备重症抢救监护病房(包括内、外ICU病房),配备完整的ICU救治设备,可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心排量测定、CRRT等抢救技术;对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多脏器衰竭等可进行急危重的处理。

           医院奉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办院宗旨,注重医疗质量建设和行风建设,医院的医疗环境、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均达到行业的一流水平,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协和“**”培训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 “癌症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们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形成以呼吸科、肿瘤科、结核科、外科、儿科肺部疾病的诊治为特色的肺部疾病专科医院。

           经过几代肺科人的创建和巩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院容院貌和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诚信、奉献”的医院理念,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承载生命的重托,为建设现代化三甲专科医院而努力奋斗。

  • 9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三级 医保 专科医院
    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路2999号
    收录医生 29     评价 0         评级 5
    2001年,为配套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着力打造厦门市优势医疗品牌学科,厦门市委市政府会同海外华侨及国际知名学者,成立厦门市心脏中心。
    2011年,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对独立,成为全国公立医院中首家人事、财务独立运作管理的医学中心。
    201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中心全面独立,在五缘湾畔建设新址。
    2015年,更名为“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是目前福建省**的公立三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2016年,正式更名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为第二名称。
    2019年上半年,全院将整体搬迁至五缘湾新址,规划床位600张,将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规模**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短短十余年来,医院作为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优质医疗品牌和厦门市重点民生保障项目,以独有的“厦门速度”赢得多方赞誉,业已成为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复杂、危重心血管疾病诊治机构,为全省**的心血管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卫生部首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四家区域认证中心之一、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获中国医师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最有人情味的医院等多项荣誉……

    医院力求技术卓越,精于品质提升,成立以来引领区域心血管专业技术创新,先后开展多项填补福建省、厦门市乃至全国、亚太地区空白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欧洲以外地区首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全国首例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福建省首例颈动脉保护伞下支架植入术、福建省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I手术)、福建省首例经皮室壁瘤降落伞封堵术、福建省首例瓣膜置换术中房颤微波消融、闽西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等。

    敬畏生命,构筑高效救心网络。2003年医院在福建省率先开通胸痛绿色通道,全天候24小时开展急诊冠状动脉开通的微创介入治疗。2013年成立胸痛中心,启动“全市覆盖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络”,运行多年来已通过及时介入手术挽救了千余名急性心梗危重患者,服务近万名胸痛患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肯定该网络为“厦门模式”,其成功运行使厦门成为全国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的典范和样板城市。医院先后通过中国和美国胸痛中心协会的国内、国际双认证,并获批成为全国四家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之一,承担华东区域胸痛中心建设的培训、推进和认证重任,在心肌梗死急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荣获“2016年胸痛中心建设杰出贡献奖”。

    科教并举,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医院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厦门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优势平台,为提升核心学科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2016年,心内科获批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继获福建省**心血管病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后,于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基金项目资助,实现我省心血管病研究领域在该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申报上零的突破。多年来医院与德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多家世界**心血管医疗机构建立了技术指导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前往学习交流。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成为厦门大学医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通过筑巢引凤,打造人才沃土,构筑心血管领域人才高地。

    注重人文关怀,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全院推行医学人文建设,通过系列举措,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构建起**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优质服务新局面。医院热心公益,十余年爱心接力,积极开辟救助渠道,筹措救助基金,为贫困先心患儿减免医疗费用,为突发心肌梗死贫困患者提供免费医治,使众多濒临绝境的家庭重获新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展望未来,一所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600张的新院区正在厦门五缘湾畔崛起,全体“厦心人”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齐心协力朝着将医院建成“海西一流、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的国家重点大学研究型附属医院拼搏奋进。
  • 10 福州市中医院
    福州市中医院
    三级乙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收录医生 139     评价 0         评级 5
    福州市中医院又名福州市人民医院,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协作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福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始建于1947年,前身为福建佛教医院,是全国较早创立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历史悠久,中医底蕴深厚,流派纷呈,名医众多。王德藩、何秀春等中医先贤医术高超,医声远扬;陈桐雨、孙浩铭、黄庭翼、邓少杰、郑孙谋、吴味雪等中医名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传承百年的孙氏妇科、陈氏儿科、邓氏肛肠科、黄氏针灸科享誉八闽,被美誉为福州中医界“四大金刚”。医院下设福州市中医研究所、福州市直机关东部办公区医疗应急部,福州市中医院东街贤南分诊部、四个军休分诊点。系全国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全国中医药特色项目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和扶优单位。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中药炮制分会、中医经典分会挂靠单位,福州市中医药学会挂靠单位,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医院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8029平方米,编制(实际开放)床位400张。2019年新病房综合大楼竣工后,将新增建筑面积18198.8平方米,共开设床位近800张。设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14个,年门诊量55万人次。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4个;有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有福建省医疗“创双高”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有福州市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中心、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建设项目;有福建省名中医6位,全国及省中医临床**人才4名。现有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在编职工428人,卫技人员618人,中级、高级职称卫技人员188人,硕、博士83人。医院坚持“中医有特色,西医有实力”的发展目标,中西医并重,医疗技术全面,具备较强的综合医疗和急救能力,能熟练开展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各类外科、骨科及妇产科手术。医院拥有GE64排128层CT、德国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意大利口腔三合一CT、STORZ宫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移动小C臂,DR-数字化X光机、数字胃肠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多普勒彩超、大型全自动生化仪和免疫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医院重视科研和教学工作,拥有科研创新团队9支,近五年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近百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近20部。医院秉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以“厚德精医、传承创新”为医院院训;以建设省会城市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名院为奋斗目标;追求卓越的医疗品质,打造中医品牌医院,以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服务患者,奉献社会。

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