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灌洗、负压引流术 开刀,其他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在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引流为外科重要原则。闭合灌洗、负压引流术是在病灶清除以后,将双管置入伤口,切口完全闭合,选用有效的、含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引流,应用于有适应症者。此法具有下列优点:①持续灌洗可以有效地将脓液稀释,使坏死组织脱落,通过负压引流可通畅地排出,使伤口保持洁净,抑制细菌敏殖,形成无菌环境,利用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②减少关节内粘连;③伤口完全闭合,防止继发感染,可以达到一期愈合;④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日广,不但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有的可用为主要治疗方法,故单节描述。

    麻醉方式: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 带蒂肌瓣填充术 开刀

    石膏封闭疗法的缺点是臭味重,疗程长,往往病人不愿接受治疗;有些病人既不适宜于作碟形术,也不适宜应用石膏封闭疗法。带蒂肌瓣填充术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用骨腔附近的带蒂肌瓣填充,消灭死腔,一期缝合伤口。此法既可缩短疗程,又能减少切除正常骨质,保持骨的坚固性,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麻醉方式: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 岛状根带蒂皮瓣移植 微创

    在表浅的动脉末端设计一小片皮瓣(岛状皮瓣)使动脉与皮瓣直接相连,称为岛状根带蒂皮瓣移植。

    麻醉方式: 暂无相关信息

  • 碟形术 开刀

    碟形术就是把深如壶状或瓶状死腔变成口大底浅的碟状,以利于引流和周围软组织下陷而消灭死腔。但位于关节附近或下肢主要负重骨骼的死腔,不宜行大型碟形术,以免损伤关节腔、感染的扩散和影响骨骼的坚固性。

    麻醉方式: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 动静脉瘘切除和动脉修复术 开刀

    一般动静脉瘘范围不大,切除后可行端端吻合。若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则须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有时,动静脉瘤的瘤囊小,动脉管壁的损伤很少,也可将瘤囊作楔形切除后,直接横行缝合动脉。

    麻醉方式: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区域麻醉

  • 动脉瘤动脉结扎术 开刀

    各种结扎动脉的方法都是为了使瘤囊内血流减慢、凝结,以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但由于侧支动脉与瘤囊沟通,结果常不成功或常可复发。另有动脉瘤囊切除术,结扎所有通向瘤囊的血管后,将瘤完全切除。一般来说,在侧支循环充足并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配合下,这种手术能根治动脉瘤,并且较为安全。但在剥离瘤囊时,难免会破坏部分侧支血运。对于较重要的动脉远端组织虽可免于坏死,但术后常可出现长期慢性缺血,因此主要适用于不很重要的血管,而且瘤囊附近的神经等组织容易分离者(如肘部或膝关节以下的小动脉等)。其他部位的瘤囊切除后,应尽量争取行血管移植术以恢复动脉血流。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区域麻醉

  • 动脉瘤内缝合术 开刀

    瘤内缝合术比其他闭塞性手术为优,它能够有效地根治动脉瘤,又不必剥离瘤囊,从而可以充分保全侧支血运,避免邻近神经等组织的损伤,减少了休克和感染的危险,而且方法较简单。缺点是当主要动脉被闭塞之后,伤肢常遗留慢性血运不足现象,又如瘤囊内有些动脉侧支的开口被忽略,或缝合线裂开,则可引起动脉瘤的复发。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区域麻醉

  • 动脉瘤切除和血管移植术 开刀

    闭塞性手术虽能根治动脉瘤,在四肢主要动脉被闭塞之后,也很少发生坏疽,但其功能很难完全恢复,往往遗留慢性缺血(如间歇性破行,皮肤发凉、水肿、溃疡,肌肉萎缩等)征象。因此,对于主要动脉的动脉瘤治疗原则,应当是争取切除瘤囊和修复动脉的通道。(一)动脉瘤切除和血管移植术(二)动脉瘤切除和动脉修复术对于小型动脉瘤,切除瘤囊后可直接缝合修复管壁[图2];或作楔形切除横行修复[图3]。只要部分动脉壁尚健全,均可进行修复。(三)动脉瘤切除和动脉端端吻合术小型瘤囊切除后,动脉缺损在2~3cm之内者,两端吻合应是首选的方法。也可不作切除而仅旷置瘤囊,作两端吻合。但若缺损过长,则须作血管移植。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区域麻醉

  • 动脉重建术 暂无相关信息

    动脉重建术目的是增加肢体血供和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缺血引起的后果。

    麻醉方式: 暂无相关信息

  • 端侧缝合术 开刀

    1.两条血管的外径相差太大,超过外径的1/2,剪成斜口仍不能端端缝合者。2.接受血管是受区唯一的一条供血动脉,切断后会引起肢体缺血或坏死者。

    麻醉方式: 暂无相关信息

  • 端端缝合术 开刀

    端端缝合术最符合生理的血流方向,最能保持血液最大的流速和流量,是小血管缝合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麻醉方式: 暂无相关信息

  • 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 暂无相关信息

    骨、关节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及消化系统结核。在农村、山区仍较常见。骨、关节结核的基本疗法是休息,增加营养和局部限制活动。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病灶清除术,可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病灶清除术即用手术方法直接进入结核病灶,尽可能地清除冷脓肿、死骨、结核性肉芽组织、坏死组织以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但是,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虽有很多优点,但不是所有骨、关节结核病人均需施行手术,需要手术的仅是其中具有适应证、全身情况允许手术的部分病人。近代非手术疗法也有不少进展,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营养、药物治疗和局部注药等),部分骨、关节结核是可以达到治愈的,特别是乳幼儿的修复能力强,应较多地先采用非手术疗法。病灶清除术虽是某些骨、关节结核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环节,更不能取代其他疗法,骨、关节结核是全身结核的局部表现,只能在全身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病灶清除术。

    麻醉方式: 暂无相关信息

  • 骨折不愈合、骨缺损骨移植术 开刀

    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常因骨折治疗不当,或因骨折后感染所致。两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骨移植,但由于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的局部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合、皮肤缺损、软组织瘢痕多、血运不好等);使治疗比较困难。如以前曾多次手术或广泛反复感染,则治疗更为困难。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 管状皮瓣(皮管)移植术 开刀

    管状皮瓣是将一块双蒂的皮瓣向内卷成管状,长、宽比例一般是3∶1;因做到完全没有创面,故亦称为闭合性皮瓣。这种皮瓣可以转移到较远的部位,扩大了皮瓣移植应用的范围。缺点是手术次数多,花费的时间长。游离皮瓣问世后,皮管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在确定缺损部位不能用扁平皮瓣修复,也不宜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时,可用皮管修复。再设计皮管长度、宽度、部位和转移方法。根据皮管采用部位,分为腹部皮管、胸腹皮管、肩胸皮管、上臂皮管和颈部皮管等[图1]。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局部麻醉

  • 经静脉修复动脉术 开刀

    这一手术是从静脉腔修复动脉裂口,以消灭动静脉瘘,并保持动脉管腔的通道。方法比较简单,又不需分离瘤囊,可以避免损伤侧支血运,常可使动静脉瘘治愈,很少造成术后伤肢的慢性缺血征象,对于瘘孔不大而动脉壁健全者是很满意的方法。

    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共 455

专家推荐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吴蔚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从事工作近二十年。能正确抢救危重患者,能掌握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支扩大咳血等疾病的治疗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 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临床微生物学知名专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华医学微生物免疫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吴蔚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从事工作近二十年。能正确抢救危重患者,能掌握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支扩大咳血等疾病的治疗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 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成员,“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信息和出版合作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多年,已获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吴蔚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从事工作近二十年。能正确抢救危重患者,能掌握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支扩大咳血等疾病的治疗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 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护理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从事临床护理20余年。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吴蔚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从事工作近二十年。能正确抢救危重患者,能掌握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支扩大咳血等疾病的治疗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协和医院外科工作。并于2003年开始,师从于孙强教授,从事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