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症状

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症状应该做哪些检查?门脉高压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 检查部位 检查科室 检查作用
动态心电图 心脏 心血管内科  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对心脏疾病有诊断意义。
肝脏B超 肝脏B超有助于帮助诊断肝脏疾病。B型超声波检查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最常用的方法,在肝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肝、胆、脾CT 肝胆外科  肝、胆、脾CT检查可了解肝、胆、脾的病变情况,对肝、胆、脾疾病有诊断意义。
胃钡餐造影 胃肠外科  外科  胃钡餐造影有利于发现病变和提高诊断率,对早期胃癌和微细病变的诊断很有价值。
血小板计数 血液血管 血液科  1.生理变化 (1)正常人每天PLT有6%~10%的波动,一般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静脉血平均值较末梢血略高。 (2)新生儿PLT较少,3个月后达成人水平。 (3)女性比男性约高9%,女性月经前PLT降低,经后逐渐上升;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d降低。 (4)剧烈运动和饱餐后PLT升高,休息后恢复至原来水平。 (5)急性酒精中毒时可降低。 2.病理变化 (1)增多 ①持续性增多: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800×10^9/L);继发性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样脾肿大;原因不明性增多:伴白细胞增多症、原发行性的嗜中性多核细胞增多症等。 ②一过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失血、急性溶血等。 ③脾切除术后或脾肿大、脾发育不全或脾萎缩、肝硬化等。 ④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网状细胞瘤、结核、结节性关节炎、慢性胰腺炎、创伤及某些恶性肿瘤早期。 ⑤PLT>700×10^9/L,存在感染或凝血机制的紊乱或贫血等。 (2)减少 ①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放射病、某些药物(如抗感染治疗、防惊厥药、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②破坏过多,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及体外循环等。 ③消耗过多,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④某些病毒感染(风疹、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⑤PLT<60×10^9/L,存在出血或传染病的危险。 影响因素: 1.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而使计数假性降低。 2.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使血小板易于聚集。 3.大量巨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的存在,影响血小板的检测。 4.药物影响 (1)增加:β-受体阻断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磷中毒均可致血小板增加。 (2)减少:β-受体兴奋剂,抗有丝分裂药、代谢拮抗药物致血小板减少。
凝血酶时间 血液血管 血液科  1.凝血酶时间延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浓度通常为0.9g/L或更低。 (2)血中存在肝素或类似肝素的抗凝物质,如SLE、肝病、肾病等。 (3)在纤溶状态下,纤维蛋白原的功能降低。 (4)存在异常纤维蛋白原。 (5)如果患者和正常质控血浆混合液的凝血酶时间值更接近于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时间值,并且如果该患者在抽血测定前6h内并没有摄入肝素,则该患者血浆中很可能存在异常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2.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和巨球蛋白血症,有造成凝血酶时间缩短的可能。 3.凝血酶时间测定也可能作为溶栓和抗凝治疗的一个检测指标,尤其在肝素治疗时。
腹部B超 腹部 腹部B超的目的是通过超声波迅速地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包括脏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否受到周围肿瘤或脏器的压迫能确切地判定腹腔内肿物的部位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能准确地辨别出肿物是实质性的还是合液体性囊肿、血肿及脓肿等,也能鉴别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对观察十二指肠的器质性病变,尤其对梗阻性黄疸及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有价值。
肝、胆、胰、脾MRI 胰腺 体检保健科  核医学科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能明确病变的程度、范围及其特征,并能和其他肿瘤鉴别。对肝、脾囊肿、海绵状血管瘤有确诊作用。
肝胆动态显像 肝胆外科  肝胆动态显像对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胃十二指肠反流、肝移植术后的监测,均有重要价值。
肝动态血池显像 心血管内科  血液科  肝血池显像是肝血管瘤首选检查。肝静态显像发现有放射性缺损或明显稀疏区,拟进一步鉴别占位病变的性质。若为肝内恶性肿瘤,血池显像可粗略提示肿瘤的供血和血床情况,以供选择治疗方法和预测化疗效果的参考。

相关推荐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