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心脏损害(放射性心脏损害 )

别名:
放射性心脏损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治愈率20%
多发人群:
长期从事放射治疗和放射投照...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乏力 动脉粥样硬化 心电图异常 传导阻滞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放射性心脏损害有哪些症状?

  放射性心脏损害症状诊断

一、症状

  受照射后的24h内患者的心脏就可产生急性反应,迟发性反应约发生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动物模型心脏的急性损害发生在照射后6~58h内,迟发反应则在2~3个月后发生。而尸检发现,在实行放射治疗7~10年以后,患者仍可检出有心肌的病理改变存在。放射性心脏损害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患者可以以其中一种或几种为首发症状并贯穿主要临床过程。

1.心包炎 分急性心包炎与迟发性心包炎两种,

也可能以迟发性心包炎急性发作的形式出现,或者呈反复发作的心包炎形式。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渗出少时可无症状或仅为轻度活动后气短,渗出多时则可以表现为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脏压塞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有心率快、心音遥远、脉搏细数、呼吸困难等体征,坐位明显,卧位加重;偶有奇脉,在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如伴有胸腔积液可同时闻及胸膜摩擦音;心脏压塞明显时有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心界可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型;超声及X线均有心包积液的证据。据Ruckdeschel等报道,81例霍奇金病放射治疗后有25例发生心包积液,占31%,其中86%的病人出现在治疗1年以后,约一半为持续性心包积液。

  2.心肌纤维化或全心炎

后者包括心包纤维化。临床表现类似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以胸闷,气短,乏力等为主诉,伴有颈静脉怒张及周围水肿,肝、肾等脏器淤血的表现。主要因心肌较大面积纤维化后,心脏的收缩舒张受到限制造成的,这一变化多影响右心。检查可有第一心音减弱,收缩期杂音以及奔马律等,超声检查可发现左心室缩小,左室缩短分数降低,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值异常,以及室壁活动度及顺应性下降等,但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与缩窄性心包炎很难鉴别。以心包纤维化为主的患者可实行心包剥离术,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伴有心肌纤维化者疗效欠佳,这种病人治疗效果及预后都较差。

  3.无症状性心功能减退

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生,但经核素及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射血分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还可出现选择性右心功能障碍表现;血流动力学检查可发现右室压力升高,且这种改变与年龄无关。有报道该类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可占随访病人的50%以上,但由于对病人影响不大未受到重视。

  4.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这是放射治疗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严重狭窄所致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同冠心病,可出现反复的心绞痛发作,Pearson等人还曾有过心肌梗死的报道。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轻,平素无冠心病好发因素,经放射治疗后才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随着年龄增加,这种缺血的程度可显著加重或发展加速。经冠状动脉造影有血管狭窄,尸检也证实冠状动脉及大动脉有外层瘢痕,内膜纤维增厚的放射线损伤表现。尤其在放射治疗1年内的死亡尸检报告中,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率相当高。所以,对长期接受放射治疗者应特别注意饮食及血压的控制,若治疗中出现胸痛,应警惕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5.心电图异常

这类病人以ST-T改变及束支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也可出现期前收缩,个别有发生阿-斯综合征的报道,是放射线损害心肌及传导系统的表现。据统计放射治疗后发现心电图改变者约占总数的一半,可为急性反应,也可在以后反复出现,一般不单独存在,多和其他表现共存。

  6.瓣膜功能异常

放射治疗可引起瓣膜增厚,但出现瓣膜功能异常者少见。有时可在给患者听诊时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瓣膜闭合速度减慢等。一般老年人发生率较年轻人居多,与心电图异常一样也往往与其他表现共存。 进行放射治疗或接触放射线剂量较大的人员如出现心脏症状均可考虑是否存在放射性心脏损害。即使无症状者也要对其心脏功能进行随访和评估。心脏检查的常用方法: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检查、运动试验等均可使用,目的是评价心脏的电活动、心功能、心脏形态及射血分数等情况;而心肌活检可评价心肌的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若与心导管和心包穿刺结合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及心脏压塞情况。不过所有这些检查都缺乏特异性,尤其对鉴别心包积液到底是肿瘤的浸润还是放射损害造成的有相当困难。同时,由于心肌纤维化发生的部位及程度缺乏均一性,上述手段较难评估其在心肌、心包病变中发生的确切范围。这样在选择治疗方案或预测疾病转归方面就会失去准确性。所以临床上发生的不少例放射性心脏损害,其诊断更多的是回顾性的或经尸解证实的。

相关推荐

放射性心脏损害相关医生

更多>

  • 聂晓莉,主任医师
    聂晓莉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安置心脏起搏器及心脏病介入手术。

  • 李秋,主任医师
    李秋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安置心脏起搏器及心脏病介入手术。

  • 陈捷,主任医师
    陈捷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心胸外科

    擅长疾病: 熟练掌握胸心外科疾病的诊治、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手术操作,有较强的业务技术水平及教学科研能力。主持开展胸腔镜下各类普胸微创手术在粤西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努力打造粤西地区普胸微创中心,年度专科查房约150次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约5次。主持承担省卫生厅、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5篇。

  • 陈恕,主任医师
    陈恕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汕头市中心医院 心胸外科

    擅长疾病: 于心外科常见病

  • 张廷杰,主任医师
    张廷杰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 在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放射性心脏损害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