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皮下坏疽 )

别名:
新生儿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5%
多发人群:
新生儿生后6-10天发病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腹胀 呼吸困难 高热 皮肤坏死 足趾皮肤发黑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1.皮肤防御能力差(30%):

  新生儿的皮肤薄嫩,皮肤防御能力及对炎症的反应均差,淋巴结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局部皮肤在冬季又易受压潮,不易保持清洁,故细菌容易从皮肤受损处侵入,引起感染。

  2.细菌感染(25%):

  新生儿极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皮下坏疽。感染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偶为绿脓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并发败血症时,血培养可得阳性结果。

  3.物理刺激(23%):

  新生儿长期仰卧位,被服的磨擦、大小便浸渍或哭闹躁动等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使细菌得以侵入。

相关推荐

新生儿皮下坏疽相关医生

更多>

新生儿皮下坏疽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