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慢性高原病(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

别名:
混合型慢性高空病,混合型慢性高山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5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头晕 头痛 食欲下降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多发生于久居于高原的平原移居者及少数世居者,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很少见。此外,吸烟、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紊乱等亦是造成高原人低氧血症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以红细胞增生过多、肺动脉高压和严重低氧血症为特征,而呼吸驱动减弱引起的肺泡低通气是发生本病的基本因素。

  与同海拔高度的正常人相比,本病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高,而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Winslow对8例严重红细胞增多病人进行了放血治疗,经5周治疗后血细胞比容从75%降到45%,肺动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并且运动能力明显提高,但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由于红细胞增生过度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甚至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致氧运输能力减弱。同时,因病人的红细胞2,3-DPG浓度异常增高,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显著右移,血液在肺部摄氧能力减弱,动脉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造成红细胞增生的原因可能与通气驱动减弱引起的肺泡低通气有关。

  显著肺动脉高压是本病的另一特点。Hultgren在秘鲁(4540m)检查了3例慢性高原病即混合型慢性高原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平均肺动脉压50mmHg,右心房压9mmHg,血细胞比容72%,肺功能正常。当病人吸入100%氧时,肺动脉平均压下降到30mmHg,但仍高于同海拔高度正常人水平。高原缺氧是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根本原因。长期持久的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肥厚以及衰竭;同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以及肺动脉高压,可使肺小动脉发生形态学改变,血管中层平滑肌增殖,从而管腔狭窄,肺循环阻力增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以及肺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机制很复杂,它包括神经体液、化学介质、离子通道等因素参与(详见高心病节)。

  通气/血流(V/Q)比值失常及肺内分流:慢性高原病病人A-aDO2明显大于正常人,这可能与V/Q比值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和肺血流分布必须均匀协调,即V/Q比值为0.8。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因低氧性肌性肺小动脉不规则收缩,使血流不均匀灌注,以及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和(或)血液黏度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均可导致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大为减少,生理无效腔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肺泡通气量正常而肺血流量减少,使二者比值增大,病变区的气体未能充分进行交换,出现低氧血症。另外,有个别病人即使吸入高浓度的氧则不能改善低氧血症,这可能由于显著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内动.静脉分流所致。

相关推荐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相关医生

更多>

  • 聂晓莉,主任医师
    聂晓莉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安置心脏起搏器及心脏病介入手术。

  • 李秋,主任医师
    李秋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安置心脏起搏器及心脏病介入手术。

  • 黄锡坤,主任医师
    黄锡坤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胸膜疾病、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呼吸内镜。

  • 区秀燕,主任医师
    区秀燕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慢性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规范诊治,戒烟、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气胸、胸腔积液、肺炎及多种呼吸疑难病有接近30年的诊治经验。

  • 陈葆青,主任医师
    陈葆青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西安市第四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能够熟练掌握呼吸科的各项操作(如支气管镜、经皮CT或B超引导的肺活检术、肺功能的测定、呼吸机的使用)。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