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

别名:
高致病力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75%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发烧 咽痛 头痛 咳嗽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禽流感首次发生在意大利,那年是1878年,当时人们称之为鸡瘟。直到1900年才首次发现一种叫做滤过性病毒的其病原体,也称为真性鸡瘟病毒。到了1955年才经血清学证实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1.禽流感病毒的形状及基因组

  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属,常见形状为球形,平均为100nm,直径80~120nm,有包膜。而新分离的或传代不多的病毒多为丝状体,长短不一,长可达4000nm。

  2.禽流感病毒的分型及毒力

  根据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禽流感病毒有许多亚型。目前已从禽类鉴定出15个HA亚型(H1~H15),9个NA亚型(N1~N9)。

  (1)在这些亚型当中,值得指出的是H5和H7亚型,这两种亚型可引起禽类重症流感的暴发流行,对禽类具有高度的致病力。

  (2)其次为H9和H4亚型。人们一直认为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并无致病性,那是因为人流感的每次大流行均与H1~H3和N1、N2相关。历史上多次暴发的禽流感,但并未见有关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报道,比如最为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年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一般来说,要致导感染,对于特定生物,病毒需要特定基因来制造表面蛋白质,以便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功。虽然说不同病毒分别感染不同的生物,越过物种界限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人与动物接触频繁,则毒株发生变异的概率变高,有可能感染人类。在1997年5月香港1例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1株甲型流感病毒,并于同年8月经荷兰国家流感中心以及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先后鉴定为H5N1禽流感病毒。这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病毒H5N1。之后相继有H9N2(1999年香港)和H7N7(2003年荷兰)亚型感染人类的报道。2003年12月和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相继爆发禽流感在禽类中流行,据报告泰国及越南还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的病例。亚洲已有44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32人死亡,并从越南患者获得病毒抗原表面基因片段证实与H5N1亚型相同。这种种迹象暗示着H5N1亚型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3.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和变异性

  禽流感病毒不仅其外膜HA受体结合中心部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会改变其宿主特异性,而且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多,分布广,传染性强,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并且变异也非常快。禽流感病毒主要有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和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这两种变异方式,这点与其它甲型流感病毒一样。近来通过分析香港1997年分离的18株禽流感病毒H5N1以及1999年分离的H9N2,结果是其并未进行基因重组,即禽流感病毒能直接传给人类,因为发现其中均不含有人类及猪等哺乳动物的基因片断。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条件是,感染了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发生重组,获得人体基因片断并具备对人类细胞的亲嗜性。

  4.禽流感病毒的稳定性

  (1)禽流感病毒对多种化学制剂敏感。像常用消毒剂如氧化剂、稀酸、月桂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容易将其灭活。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2)除此之外,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56℃加热30 min,60℃加热10 min,65~70℃加热数分钟或煮沸(100℃)2min可使该病毒灭活。

  (3)其传染性也可由阳光直射40~48h或用紫外线直接照射直接破坏。

  (4)而在自然条件下,某些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因而具有极大的抵抗力。例如,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更有甚者,此病毒对于低温的抵抗力也非常强,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于-20℃或真空干燥下可长期存活。

  二、发病机制

  对1997年香港6例死亡病例中的2例和2003年荷兰1例死亡兽医进行解剖后发现,其症状与病毒性肺炎伴高压通气后遗症类似,不仅肺脏充血和水肿,切面暗红色、坚硬,呈囊性、灶性和出血性实变,而且有严重的弥漫性损害,并伴有间隔纤维化。

  香港的2例死亡患者病理学检查还显示,血液和淋巴组织系统以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主要特征,大量铁颗粒在组织细胞中沉积,体内多处淋巴结可见髓腔扩大、灶性坏死伴噬红细胞现象。脾有轻度的扩大伴白髓萎缩。另外还有广泛肝小叶中心坏死及急性肾小管坏死,血液中可溶性IL-2受体、IL-6、γ干扰素水平升高。推测病毒的靶细胞在呼吸道,病毒在呼吸道复制后,通过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导致细胞因子水平的急剧升高。这些都提示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人流感病毒H1~H3亚型感染不同。由于目前资料有限,发病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在荷兰患者的身上发现一些形状大,有大细胞核,粗糙的染色质和明显的核仁的非典型细胞,如肺组织可见上皮细胞再生,非典型肺上皮细胞和纤毛上皮细胞零星分布在肺泡间隔和支气管壁。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3例患者肺组织不仅未找到流感病毒抗原,也未发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相关推荐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相关医生

更多>

  • 黄锡坤,主任医师
    黄锡坤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胸膜疾病、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呼吸内镜。

  • 区秀燕,主任医师
    区秀燕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慢性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规范诊治,戒烟、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气胸、胸腔积液、肺炎及多种呼吸疑难病有接近30年的诊治经验。

  • 陈葆青,主任医师
    陈葆青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西安市第四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能够熟练掌握呼吸科的各项操作(如支气管镜、经皮CT或B超引导的肺活检术、肺功能的测定、呼吸机的使用)。

  • 赵菊萍,主任医师
    赵菊萍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西安市第四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抢救;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介入治疗技术;经皮肺及胸膜穿刺活检技术;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等呼吸内科操作技术。

  • 孙平,主任医师
    孙平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延安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对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咳嗽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肺栓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也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