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在妊娠期、分娩过程中、产后都可能发生。新生儿细菌性肺炎可能是由于母体在妊娠期患有感染性疾病,导致细菌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能是分娩时羊膜早破、消毒不严、产妇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导致胎儿出生时吸入被细菌感染的羊水或宫颈分泌物,还可能是新生儿出生后接触患有感染病的大人或周围环境有病原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性肺炎。

新生儿患有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拒绝吃奶、发热、咳嗽、气促、发绀、呼吸窘迫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指导对症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时可导致缺氧,需保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并进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和定期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还应由医生指导配合使用抗生素来抗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拉定、苯唑西林钠等,高热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日常应多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注意卫生,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相关推荐

相关健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