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病毒病(涎腺病毒病 )

别名:
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多发人群:
婴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发烧 血小板减少 肝脾肿大 衰弱 死产
并发症:
黄疸 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
简 介
涎腺病毒病(virus disease of salivary gland)又称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本病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此种病毒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婴幼儿可经胎盘感染。多见于颌下腺和腮腺。
是否属于医保
别 名
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
发病部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婴儿
相关症状
发烧 血小板减少 肝脾肿大 衰弱 死产
并发疾病
黄疸 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就诊科室
儿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2000
治愈率
90%
治疗周期
2-5周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
相关检查
尿液细胞学检查,浆细胞,痰液细胞分类,维生素K
常用药品
更昔洛韦注射液,新雪片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2-5周

相关推荐

涎腺病毒病相关医生

更多>

涎腺病毒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