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小儿肥厚型心肌病 )

别名:
小儿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对症治疗,无法根治
多发人群:
婴幼儿
发病部位:
心脏
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 乏力 心脏杂音 心肌肥厚 心源性晕厥
并发症:
猝死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简 介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肥厚,心腔无扩大。HCM又称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diopathic subaortic stenosis,ISS)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ym-metric septal hypertrophy,ASH)。临床表现多样化,是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异常的不能解释的心室肥厚而心腔不扩大,以左心受累为主,右室心肌亦可受累,心室肥厚不对称、不均匀,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1869年由Liouville和Hallopeau首先描述了HCM。200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共识提出HCM的3种类型:①梗阻性一安静时压力阶差>30mmHg;②隐匿梗阻性一负荷运动时压力阶差>30mmHg;③非梗阻性一安静和负荷后压力阶差均<30mmHg。
是否属于医保
别 名
小儿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发病部位
心脏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婴幼儿
相关症状
呼吸困难 乏力 心脏杂音 心肌肥厚 心源性晕厥
并发疾病
猝死
就诊科室
儿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愈率
对症治疗,无法根治
治疗周期
>120天(终身治疗)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
动态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磁共振血管造影
常用药品
盐酸地尔硫片,盐酸地尔硫?缓释微丸,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120天(终身治疗)

相关推荐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医生

更多>

  • 王丹华,主任医师
    王丹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理卫生,新生儿疾病,普通儿内科疾病。

  • 宋红梅,
    宋红梅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儿童疑难病的诊治,包括风湿免疫病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遗传性疾病。

  • 魏珉,主任医师
    魏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

  • 丁国芳,主任医师
    丁国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急救和管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婴儿营养和喂养、以及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